唐宋时以专司纠弹的御史为台官﹐以职掌建言的给事中﹑谏议大夫等为谏官。谏官掌献替,以正人主;御史掌纠察,以绳百僚。两者统称台谏官。
从古今制度上说,国家专门出俸禄养一批官员,不管实际行政事务,而饱食终日,只是对时政以至皇帝、百官的私生活百般挑剔,横挑鼻子竖挑眼,这不能不是一种相当巧妙的政治设计。人们常把小骂大帮忙作为贬词。其实,今人不可能要求古代的台谏官有反对专制政治的超前意识,凡是合格的台谏官,他们为维护皇朝的长治久安,并不看君主和大臣的脸色行事,能够痛陈时弊,其谏诤和弹劾就是专戳君主和大臣的痛处,虽然亦当纳入小骂大帮忙的范畴,却是值得今人尊敬和效法的。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,历代也确是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台谏官,他们一不怕罚,二不怕死,而以忠于职守的直言,彪炳于史册。这种对皇帝谏诤,二是对百官纠劾的专司政治,故称为台谏政治。
我觉得这种台谏政治,在现在的会议,有存在的必然。少了举发弹劾,直言纠察,整个会议都演变成了“一言堂”。要谏诤和弹劾都无从下手,那还算什么会议?但,关键是谁欲承此御史台官,专司纠弹矣?此官难为之,既不讨好,下场亦不堪,名正言顺的“臭人”。犹记得,在TOP 5第一次聚会时,我就毛遂自荐地说我欲承此官,秉臭人御史,行糺劾之作。
当然,举发弹劾,踽踽独行。臭人的效应,渐然尽致淋漓。搞得学长也闻风而前来给予贵言。谏劝我说军心导火线
深思中,台官啊台官,此官难为之,既不讨好,下场亦不堪,名正言顺的“臭人”。但不得不俨存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refoote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