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们老了”
“我们不再年轻了”
这些都是这年头我常从同僚中听到的对白。
对于这种话题的开头下,马上就把在场的人划分为认老的以及不认老的。
我呢?不认老吗?
我知道:二十四,曾经对我是那么遥远的年纪,霎眼将至。
认老吗?
我已经不再常把“老”挂在口中了。
与其,终日抱怨时光飞逝,然后转个身子却把时间花在电子游戏的深渊或pps的无底洞;
不如,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健康嗜好。我学会了画画、摄影、札记和创作。
有时候觉得,
我们的生命是就像一堂美术课,
老师给了我们每人一张图画纸,
告诉我们她随时会要我们提交。
而图画的主题是无限制,任凭我们天马行空,最后将会评分。
有的人,
因为没有被限制题目,
完全没有要如何起笔的点子。
接着可能模仿起旁人的图稿,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--成了一个不咋像话的复制品。
有的人,
也许为了保险,
所以画着一般世俗接受的主流图画,规规矩矩,几时要一笔,就一笔;几时要粉饰,就上墨。
有的人,
想要尝试,
欲上什么色就涂什么色,仿佛不怕把图稿砸,煞是坦荡。
有的图,本来计划要为之上的色,中途或涂了其他意料之外的色彩,却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。
更多的人,
刚分到了一张白纸,
脑袋却一片空白,
画了又擦、擦了又画;反反复复,没有所以然。
慢慢地组织想法,
开始要画些什么,
时间却又卒卒终结,
提交了图才懊悔自己为什么不那么画、不那般地彩。
不管是哪种画法、哪个人生,
最后给分的也许不是那个老师,
而是你自己。
全部是你起讫间的感受和过程。
在我为此文煞尾之前,
突然想起和友人在msn里的对白
“友:你听过一张白纸上被污染了一个小黑点的启示吗?人们都会看着那小污点的黑,而忽略了整张纸的白。
我:那我们应该为那张白纸上色,就变成一幅自己的杰作、人们眼中的图画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