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。
不往别处兜,先从内心剖白。
明明平时和人评理能平心静气,
但面对某个人或某群人时就没办法亦然。
原来化学作用真有这么一回事。
那真的是“莫名其妙”的化学作用了。
没有谁能说出其中的奥妙来。
也莫不是稀奇古怪,难以理解。
刚刚和一个化学作用很差的学长,
- Jan 04 Fri 2008 02:27
莫名其妙
- Dec 31 Mon 2007 22:04
他们比我坚强
今天去探访了孤儿院,
和那边的小孩闹着玩
在小孩的笑声中
我好像找到了什么
在小孩里头,有一个比较不合群的小孩,在大伙儿在折纸时,他却不理不睬的。
其中几位义工见状,都过去找他说话。
“你叫什么名?”
“无名氏。”
十问九不应。
- Dec 28 Fri 2007 19:56
老。朋友

一个偶然,听到范范在某清谈节目中,演绎《那些花儿》这首歌。突然想起了不在身旁的朋友。 顿时,开始嘀咕着…
曾几何时,你变成了朋友口中的老朋友呢? 曾经麻吉非常的哥儿们、姐妹淘,现在各处异乡,他们开始了他们生活新圈子;你也起事了自己新环境。渐渐地,大家疏于联络了…
曾经有什么要紧事,第一时间找的人,如今他那组熟悉的号码,拨通时却是忙碌时匆匆的回应。 朋友的“友”字是会意汉字。甲骨文字形,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,表示以手相助。那么,老朋友的友呢?那曾经与你相助的双手呢?现在在世界的某一角,只能在回忆里、再聚会中回温吧。
他们现在的生活,受挫时的伤心,得志时的欣然,失意时的沉默,你既无法当即伸出安抚的双手,分享抑或分忧。
只能在难得的凝聚,难得的叙旧,才能陪他们追溯回味。
“他们都老了吗? 他们在哪里啊?”听着《那些花儿》,范范静静地唱着。鼻子酸了,想他们啊~
- Dec 28 Fri 2007 19:48
恸怀悲思
几许瞬间,久违的一种感觉涌现了,那是一种思念,思念着过去昔时,思念着一些人,一些事…
在内心某个角落,有着淡淡的悲伤,冉冉地蔓延,清清地化开来…
缅怀往昔,为什么会不自觉地黯然呢?那些回忆不是很快乐的吗?我想这是因为再怎么回想,过去终究回不去了。
纵然现在生活着的再怎么快乐,回想往事时,却禁不住悲恸。
然而,不知不觉地,现在的生活也不断酝酿着回忆。等到哪天,今天也已过逝,在一个偶然的宁谧,翻箱倒柜地想起,又一阵恸怀。
- Dec 22 Sat 2007 06:09
“我不要跟你好!!”
- Dec 22 Sat 2007 05:22
哈哈

“凡兴师十万,出征千里,百姓之费,公家之奉,日费千金,内外骚动,怠于道路, 不得 操事者,七十万家。相守数年,以争一日之胜,而爱爵禄百金,不知敌之情者 ,不仁之至 也,非民之将也,非主之佐也,非胜之主也。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 ,成功出于众者,先 知也。先知者,不可取于鬼神,不可象于事,不可验于度,必 取于人,知敌之情者也。故用间有五:有因间,有内间,有反间,有死间,有生间。五间俱起,莫知其道,是 谓 神纪,人君之宝也。乡间者,因其乡人而用之;内间者,因其官人而用之;反间者 ,因其敌 间而用之;死间者,为诳事于外,令吾闻知之而传于敌间也;生间者,反报 也。故三军之 事,莫亲于间,赏莫厚于间,事莫密于间,非圣贤不能用 间,非仁义不 能使间,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。微哉微哉!无所不用间也。间事未发而先闻 者,间与 所告者兼死。凡军之所欲击,城之所欲攻,人之所欲杀,必先知其守将、左右、谒 者 、门者、舍人之姓名,令吾间必索知之。敌间之来间我者,因而利之,导而舍之,故反 间 可得而用也;因是而知之,故乡间、内间可得而使也;因是而知之,故死间为诳事, 可使告 敌;因是而知之,故生间可使如期。五间之事,主必知之,知之必在于反间,故 反间不可不 厚也。昔殷之兴也,伊挚在夏;周之兴也,吕牙在殷。故明君贤将,能以上智为间者,必成大 功。此兵之要,三军之所恃而动也。”
- Dec 13 Thu 2007 05:57
尘封一段过去
- Dec 10 Mon 2007 02:14
淤泥
还记得初中的我,是个很固执的人,总觉得如果自己有道理,哪怕对方是谁,终究来个持理不饶人。记得时常会和华语老师在课堂上辩起理、头头是道。最后甚至演变成在课堂外作文簿里,写了好几篇文章来道长论短一番,其中最有印象的,莫过于《淤泥》。内容是指的《爱莲说》,以濂溪先生自号的周敦颐 看事不够全面,怎能把提供养分的淤泥比喻成浑浊的环境,这怎说得通?华语老师特别好诗,看到我的反驳,也写了些文辞驳回偏激的我。
后来,看到宇晏在某月刊的撰文《莲心》,觉得很有当时的我要表达的韵味:
“
假使没有淤泥的滋养,
就不会有盛放的灿烂。
莲的心深深地明白这一点,
所以不曾以高洁的姿态自居。淤泥不可恶,只是因缘的具足让它以混浊的形态出现。
淤泥也明白,混浊非永恒,因此它满怀真心,孕育一颗希望的种子。
- Dec 10 Mon 2007 01:49
责任感?
成功举办了sunny采访营,这年的工委们少了人事纠纷,多了融洽感。整体而言,就像凯芬和佩娟说的,是个尽兴又轻松的生活营。回到upm,补充了睡眠,殊不知,睡醒后又吐又晕,想必是身体失调了。
早上,没办法出席原先答应的外务营,收到了朋友的msg,说没想到我临时放鸽子,真是个没责任感的人。我在病床的我,说不出的委屈...
我开始陷入思绪中,在这博大新春里,我尽责了吗?在这垂帘听政的朝廷里,我安份了吗?
- Dec 01 Sat 2007 07:12
如果有一天,我聋了,我哑了
和朋友针对打工而侃侃而谈,突然聊起在中药店工作的一个际遇…一个小孩来到店里,到处走动,不安分地、亢奋地走马看花。我心想:这小孩会否来这兜着玩。我就前去问小孩需要什么帮助?要找些什么?问及数次,小孩却不理睬我。突然一位成年人随后走来,大声地说“你说什么也没用,他是聋子,听不到你说什么?!”我被吓着了,看来这成年人应该是孩子的父亲。他说的那句话带着很大的愠愤,但我无不感受到做父亲的心酸。我错愕了好一回,愣愣地望着小孩,小孩却回给我天真的微笑,我鼻子一酸,心想:小孩,你看懂什么了呢?
中六的时候,好朋友筱缳筱佩两姐妹给我看一部取自网络的短篇漫画,纵然故事的结尾那一个部分,她们弄不见了,无法知道故事完整的结尾,但,我已经能感受到漫画里头的感动了。多年后的今天,突发奇想地,上网找起这部漫画,重温感动。幸运地,我找到了,完完整整地看了这部漫画,原来这漫画秉着一个荡气回肠的题目《很爱很爱你》。讲述着一个爱热闹,成天搞怪叫嚷的男生和文静女生的故事。他们却多么的有默契。女生被爸妈安排出了国念书,但她始终坚信,她和男生之间的缘分深根固柢,诚挚并坚定,难以迁移,等她回国了,他们还是会在一起。故事的转折,一场意外,女生聋了,黯然离开男生的世界…
打从很小的时候,明白了聋哑的意思后,就会深怕自己会有那么一天聋或哑了,这种勿以笔墨的痛苦,让我深深觉得聋哑人士是多么地了不起。如果我把问题抛给身边的友人“如果有那么一天,我变成聋或哑了,你们觉得会是怎样的?”,想必大半的人反应是认为:对于爱说话的我来说,聋或哑了是多么地痛不欲生。嗯,我是喜欢说话,我是喜欢音乐,聋哑了,少了音乐,少了直率地表达,世界静得可怕,天啊,我无法理喻…
为某活动的主题曲编制手语,我游览了很多手语的网站,也借此观看了一些手语表演。现实生活中,看到人们实在地打手语时,压根儿应该只有那么的两次。一次,在休息站咖啡店做侍者时,一个哑巴的顾客向我点饮料,在我手心上写上了“咖啡乌”。第二次,在kfc快餐店,对座有位小姐和一位小妹妹,安静地在用手语交谈,她们扬着嘴角,世界仿佛静止了,在静谧的空间,她们聆听了彼此…
渐渐地,我对这个假设性问题,我有了不同的答案。要是有那么一天,我聋哑了,我的生活少了是非,少了流言蜚语,少了言过其是,少了祸从口出,少了片面献辞,少了很多很多,是痛不欲生?还是悠悠自得呢?